段家女將 第四十三回——借沖喜監台設御宴,埋火藥炮炸眾功臣

  卻說祁皇后在朝堂問起吳真子治病之事。

  吳真子道:「前者,皇上派兵南出鎮南關,滅了南嶺蠻族,族滅婦孺八萬餘人。這些婦孺陰魂不散,日夜在夢中糾纏皇上,皇上受其驚嚇,故而得病。只要在午門前築一座鑒台,再設下御宴,大宴開國功臣沖喜。自古道邪不勝正,那些老臣都是蓋世英雄,一身正氣,南嶺陰魂皆為老弱婦孺,不敢正視,自然要逃離紫禁城,那時節,再替她們作些法事,超度亡靈,使她們孤魂有依,或都早得脫生,便不再鬧,皇上的病也可無藥而愈。」

  「這個不難,不知這台要怎生造法?」

  「貧道這裡早已畫下圖樣尺寸,娘娘只消派人監造即可。這裡還有兩道靈符,一道於安於基石之中,另一道於建成之後安於最高處便可。」

  說完,老道拿出一副圖、兩道符來交與祁後。

  祁後又問:「不知何人可以擔督造之任?」

  「陶丞相女中英豪,上應星相,可擔此任。」

  「陶丞相?」祁後轉頭看著陶秀英。

  「微臣萬死不辭。」

  「道長,不知該如何謝你?」

  「無量天尊,方外之人,要那些俗物作什麼?貧道不過是順天應人,為世上作些好事而已,若要言謝,反違了上天本意。貧道這便告辭了。」

  說罷,又唸一聲道號,轉身走了。

  眾臣見道人走了,一齊向上叩首替祁後道喜。

  祁後遂下道懿旨,派陶秀英督造鑒台,又叫工部撥銀數十萬兩,還叫把修自己後宮的木料也挪過來給陶秀英,限期兩月完工,再傳懿旨一道,派八百里驛馬分傳各地,命諸老臣五十日內到京,替皇上衝喜。

  陶秀英看那鑒台,高有五丈,共分九層,合著九五之尊的意思,底下是磚石基座,上面都是木製結構,從外面看是九重簷,從裡面看其實只有三層可用,為什麼,因為要照顧裡面廳堂的高大,所以只有上面三層,每層外對兩重簷,下面雖然分了六層,卻兩層才對一重簷,人在裡面只能彎著腰,都是低矮的木架,用來承重的。架子外面用木板包住,裝上屏門,刷漆彩繪,外面看好像是一層,其實根本住不得人。這鑒台反正也不是什麼永久的建築,只要結實好看就行,等宴會開完了,那些木料還要拆下來用在後宮的修繕上。

  陶秀英得了旨意,不敢怠慢,夜以繼日,守在工地之上,哪消兩個月,便把一座高台築成。

  此時各路開國功臣也都到了,為皇上衝喜,就是當年的花榮也不敢請假。

  完工之日,祁後前來看了,連誇陶秀英敬業,賞下花紅綵緞無數,陶秀英心時也十分高興,想著皇上病癒,自己又有這樁大功勞,入宮作貴妃的事也就手拿把攥了。

  次日臨朝,皇后命欽天監選了大宴群臣的黃道吉日,又要陶秀英監工佈置。

  陶秀英十分賣力,直弄到宴會前夜,看看一切妥當,又安排了侍衛守夜,這才回府休息。

  次日一早,陶秀英穿好進服,早早到了午門,看著高台聳立,十分壯觀,心中也覺高興。

  卯時一過,宮中靜鞭三響,皇后臨朝,陶秀英身為左丞相,領著一朝文武進宮,朝見祁後。

  祁後十分高興,朝見已畢,發下話來,命陶秀英按事先擬好的座位引眾臣上鑒台。

  那鑒台上三層可坐百餘人,都是各路開國功臣,王柯、史雲青功勞最大,坐在九層樓上,其餘依次排列。

  朝中年輕的群臣則別排在午門城樓上就坐,祁後又在後宮設宴,宴請各位誥命夫人,叫馮小玉作監酒。

  那些沒資格坐上鑒台的大臣,眼巴巴看著一群老臣步上高台,心中羨慕不己。

  祁皇后親登鑒台,給眾大臣賜酒,陶秀英位列三班之首,又受了祁後稱讚,心中更美。

  賜酒畢,祁後又去午門賜酒,然後回後宮去了。

  陶秀英心中高興,與眾老臣推杯換盞,吃了幾杯,有個宮中女侍衛打扮的進來在耳邊說道:「皇后叫我來說,這裡都是男子,丞相在此,他們吃不痛快,叫您尋個機會,去後宮陪著夫人們吃酒。」

  秀英聽了道:「正是正是,你去告訴娘娘,我隨後便到。」

  等又吃了兩巡酒,秀英起身道:「各位大人,我在這裡你們吃得不盡興,我去後宮陪皇后娘娘與各位夫人們吃酒。」便告辭了下樓。

  才進午門,忽聽身後一聲巨響,驚天動地,秀英回身一看,驚得顏色更變。

  只見那鑒台已經塌倒,陷入一片火海之中,濃煙滾滾,熱浪排空。

  陶秀英急忙回身跑向鑒台,指揮救火,但火勢太大,那樓又全是木材製造,根本無用。

  只見四周儘是殘碎人肉,分明是爆炸所致,秀英心感奇怪,這鑒台失火,也說得過去,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導致爆炸的呀?再看那裡救火的侍衛,口中亂喊救火,卻無一人真心解救,忽然間心下大悟!

  啊呀!這是祁後消滅開國老臣的詭計呀!

  一想至此,陶秀英不由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落入圈套之中,但回頭一想,卻發現自己落入了一個更大的陷阱。

  「為什麼祁後要派人叫我進宮?難道是想救我一命麼?她早就嫉妒我,屢次阻止我進宮為妃,怎麼今天忽然發了善心?不對!她為何單叫我監工造台?又在爆炸前把我叫出來,分明是想把炮炸眾功臣的罪名都推在我陶秀英身上啊!」

  想到此,陶秀英才發現,自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。

  直至此時,陶秀英才後悔當初為何不聽王若望的苦口良言,一心貪圖富貴,沉彌於世俗享樂之中,致有今日。

  「好在知機,現在走也許還不晚。」秀英想至此,看看左右都在救火,無人注意自己,悄悄離了宮門,見那裡有武將的戰馬,隨手牽了一匹,翻身上馬,也不敢回丞相府,打馬如飛向南城門跑去。

  城中街上一通大亂,眾人都向皇宮方向駐足觀看,議論紛紛。

  秀英怕人們看到自己穿著朝服的裝束驚世駭俗,便把朝服脫了,見著一個沽衣輔,尋了一身舊衣,要了一雙舊鞋,丟了一塊銀子給老闆,出門上了馬又跑。

  遠遠看見城門大開,兵丁們都翹首望著皇宮,秀英心道:「這番逃脫了,再不入塵俗。」

  轉眼到了城門前,尚有百步之遙,此時便關城也來不及了。

  忽然一聲斷喝,一騎戰馬攔在了面前:「陶秀英,你往哪裡走?!」

  陶秀英一見,心中叫道:「我命休矣!」

  不知來者何人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