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家女將 第一百六十五回——馮慶全線退守,有亮兩路出兵

  上回說道,關玉罄重占枝子嶺,迫退黃石之兵,徐有亮甚喜,又調張萍出南陽關到平嶺山口助戰。

  那邊馮慶得了消息,忙與陶秀英商議。秀英道:「此時雖然兩路失利,平嶺一路又相持不下,然我等大勢依然佔優,主公可先命各路撤兵,然後派人至青龍關,約花榮進青龍關,到時主公與花榮兩來夾攻,徐有亮必敗。

  馮慶聽了,便依其計,一面撤了各路之兵,一面派人去青龍不提。

  那邊徐有亮也早慮及於此,召手下眾謀士商議。

  內中有謀士方榮道:「主公勿懼,臣看那花榮不是任人驅策之輩,如今其勢力日強,必不願輕易聽從馮慶調遣。依我之見,不如雙管齊下,一面派人去青龍與花榮媾和,一面請曹千歲多派密使去青龍關,召集舊部,擾亂青龍,使花榮自顧不遐,青龍可安。」

  眾人皆以為是,徐有亮乃命遣使者到青龍。

  那花榮此時正在平定青龍之亂,見到徐有亮之使,雖然表面上自稱馮慶之臣,把來使罵走,然而語間卻暗示來使自己不願出兵之意。

  原來花榮初得諸亭之時,政治清明,百姓受益。但自出了四關,所轄地盤迅速膨脹,不得不從義軍中提拔下層官兵出任地方官吏,難免良莠不齊。那些人一朝得道,便忘記了當初起義之因,變本加厲,盤剝百姓,甚或超過曹雲龍在青龍之時。一時間怨聲載道,民怨沸騰,多有思念舊主之心。正當此時,原來曹雲龍舊部尚有留在關外者,藉機煽動,一時間,暴亂頻起,弄得花榮焦頭爛額。自己家中不寧,哪裡還有餘力出兵?

  是時,馮慶使者到了青龍,見到花榮,說出出兵之事。花榮一時心生異念,對使者道:「非是花榮不願出兵,此時青龍各地暴亂不止,花榮無法安心出動。請知歲給我一年時間,待平定內亂,定然出兵。」

  使者回至大雄關,馮慶卻也無奈,只得暫把心放下,積草屯糧,準備再戰。

  徐有亮得此消息,心中甚喜,又召眾謀士商議道:「馮花兩家,一東一西,猶如芒刺在背,各位先生又有何計較?」

  仍是方榮道:「東西兩家,去其一家,另一家自滅。我看此事宜早不宜遲。」

  「願聞其佯。」

  「前月之戰,繳獲馮慶糧草輜重,可供大軍一年之需,然朱雀以南之地,卻難維持大軍補給,故爾,宜借所得之糧,及早興兵,或占青龍魚米之鄉,或奪平嶺以西之良田,遲則坐吃山空。」

  「若依先生,當先攻哪一路?」

  「若論強弱,那馮慶勢強、花榮勢弱,當討花榮,然馮慶野心久蓄,我等若攻花榮,馮慶必出兵襲我背後,使我落入腹背受敵之境,我若直取馮慶,那花榮卻未必肯出兵相救,臣意先攻馮慶。」

  「先生所言極是,就請各位先生代為謀劃,盡早出兵。」

  各位當問,那徐有亮此時,面對兩面強敵,不思自保反要主動出擊何意,此便是花榮冒險闖青龍之意。只因徐有亮的糧都出於朱雀關外、鎮南關以裡數百里之地,這裡原本也是豐饒之地,奈何無法養活百萬之眾。先時曹雲龍佔有青龍關,那裡沃野千里,足可養兵,偏偏被那花榮得了去,徐有亮被夾在當中,若不早尋出路,不消兩年,便困也困死了,故爾一但有機會,他便不得不主動進攻,以保糧草供應,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。

  其實為了這次出兵,徐有亮也早就作了準備,只是在等待時機和決定先打哪一邊的問題,也不算無準備之仗。

  卻說方針即定,徐有亮便調集大軍,分兩路進攻。

  北路由史文龍為帥,鄭明德夫婦為正副先鋒官,以洪偉為總督糧官,出黃石向西,直取白虎關。又派花鳳為二路元帥,自南陽關走枝子嶺,去取盤山關,以為策應。

  另一路徐有親自掛帥,鳳翎、曹雲龍為正副先鋒,張萍為總督糧官,出平嶺山口,向西直取東界關,又派關玉罄為二路元帥,自枝子嶺向南直取西華關以為策應。

  那徐有亮雖然兩路出兵,重點卻在南邊的東界關,只因徐有亮並無信心必定全勝,所以只要得下東界關,便可取得平嶺以西大片平原,若得如此,便奪了馮慶的糧草基地為已有,大雄關倒可日後再取,而馮慶雖然也看重東界關內之地,但東界關內乃是串珠形地勢,其間幾處狹窄地域,可以節節抗擊,而白虎關距大雄關近在咫尺,若被攻破,則大雄危在旦夕,所以防禦的重點卻放在白虎關方向,這便是各人存著各人的心思。

  那徐有亮大軍方動,馮慶已然知道,他命何陸明堅守盤山關,以便使史文龍不敢放心攻打白虎關,一面命史雲青、王大道在白虎關和虎頭山設下兩道防線,確保大雄關安全。

  這邊史文龍也將計就計,命洪偉守住黃石,自己率所部人馬越過盤山關口,直取白虎關。

  那何陸明見史文龍不顧側後之危,急忙出兵襲擾,背後花鳳又命部下狂攻盤山關,雙方在這裡亂戰數月,各有死傷,花鳳也取不下盤山,何陸明也難叫史文龍分兵,史文龍也打不下白虎關。

  那邊徐有亮在東界關倒是初戰告捷。

  原來自關玉罄三奪枝子嶺之後,馮慶見不能勝,大軍在外徒耗糧草,故爾將西戎三郡主調回兩個,留金鈴駐守東界關。

  這平嶺以西,原來只是一片平原,並無關卡,三家合攻業城之時,徐有亮把平嶺以西讓與王稟正,後來分封諸王,便歸了馮慶。那馮慶早知要同徐有亮有一場大戰,故爾聽從陶秀英之計,北起西華關,南至定南關以西的南嶺大山,建了一道壁壘,與平嶺之間,南面最寬之處相去五十里,北邊最窄之處僅五里,中間形成一條由北到南的梨形通道,在正對平嶺山口的地方,建了一個關城名為東界關。東界關以西,每隔五十里建一道壁壘和一個關城,分別是東界中關和東界內關,又將距大雄關百里的邵陰縣升為邵陰州,作為屯兵之處,以保大雄。在東界內關到邵陰州之間,共是五百里路途,還有諸多州縣,都駐了軍隊,又練了民團。與白虎關相比,這邊的防守力量似乎要強許多,其實不然,只因白虎關是山地,地勢險要,可抵百萬雄兵,而嶺西卻是山間盆地,中間最窄處也以十里計,那東界關雖然計劃要建三道壁壘,東界中關和東界內關的壁壘因著資財與人力不足,只建成了兩座關城,壁壘卻只建起一丈高下,又兵力分散,除了東界關壁壘,其實不堪一擊。

  欲圖東界關,先打西華關,這是徐有亮定下的計策,因此關玉罄先在西華關北打響。

  一開戰,關玉罄便將全部焰火彈盡數丟在西華關裡,把關中軍民炸死無數,焰火彈又將民房引燃,四處火起,連成一片,直燒得兒郎叫苦,百姓哀號。

  關玉罄站在高處,喝一聲「攻城!」部下兵丁奮勇爭先,一齊望城上殺來,那王柯並王銀屏站在城上,指揮兵丁頑強守關,直殺了四天四夜,關玉罄攻勢暫緩,忽然東界關派人自山間小路前來求助。

  原來趁西華關大戰之時,徐亮已率曹雲龍張萍猛攻東界關。

  那東界關壁壘長有七十餘里,金鈴在關裡只有十萬餘人,每裡不過千數人,而徐有亮率四十餘萬人馬,又能主動集中兵力,因此攻守相差不知多少倍,雖然金鈴竭力防守,仍然芨芨可危。金鈴一面派人向西去搬兵相救,一面向西華關求援。

  那王柯這裡受著關玉罄壓力,本不欲出兵,王銀萍道:「西華關如今已非要害,東界關關乎大雄安危,兄長不必執著,依小妹之意,不如兄長暫且守在西華關,給小妹一支將令,率一哨人馬出關,襲擾徐有亮側背,使其不敢全力攻打東界關,待大雄援軍到時,其危自解。」

  王柯見關玉罄攻城雖然甚急,然其兵力不足,一時半刻尚不足以破關,故依其妹之言,自守城池,給王銀屏五千人馬,秘密出關,趁夜行軍,到了離東界關二十里之處埋伏。

  過了一日,看天色又晚,王銀屏點起一千之眾,望東界關而來。

  行不過十里,見徐有亮兵將連夜攻城,燈球火把照如白晝一般,王銀屏一見,把手中五鉤神飛亮銀槍一抖,喝一聲:「衝!」一馬當先衝將過去。

  不知這一衝,解得東界關之困否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