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家女將 第七十七回——王稟正挾君封七王,真武帝密謀擒國賊

  戰報到了南陽,徐有亮大惑不解,明明花榮有輕騎兵可以先占黃石,為何卻遲了一步,張圭笑道:「這都是陶秀英的主意。」

  「此話怎講?」

  「此戰陶秀英和我們雖然得勝,但我家損失並不算大,若就此滅了王柯大軍,天下第一便非千歲莫屬,因此陶秀英故意給王家保存實力,以便牽制我們。」

  「原來如此,那依舅父我當如何?」

  「應派人傳令與史文龍,讓他虛張聲勢,圍通鎮而不打,迫王稟正媾和,王稟正此一敗,數年難起,我們正好趁機先除了南嶺何裡和曹雲龍這兩個禍害。」

  「舅父所言極是。」

  果然,花榮大軍到了奉郡,也是虛張聲勢,並不賣力攻打。

  不日,王稟正派人請徐馮兩家派使者到業城議和。

  聞得此訊,曹雲龍搶先與徐有亮講和,然後撤兵青龍關,何裡也即撤兵進山,南三關之圍自解。

  不日,議和事成,王稟正挾迫武帝下詔,封徐有亮為南路都招討使,授馮慶西路都招討使,分授金瓜鉞斧,擅專征伐。這樣一來,徐、馮兩人名正言順地成了土皇帝,連招兵買馬也都順理成章,大真朝此時已經名存實亡了。

  議和之後,徐、馮兩個開始各自埋頭準備,養兵備戰,其他幾個自然也沒閒著。

  曹雲龍因著與王稟正合兵攻徐事上,要求封王,龐奇實力雖弱,也不甘人後。

  不久,武帝封曹雲龍為東海王,東路都招討使,龐奇為北海王,北路都招討使,王稟正自己則封了個一字齊肩王,天下都招討使。

  從此七王各懷鬼胎,秣馬厲兵,形成了七王亂天下的局面。

  轉眼便又是幾年時間,七王便又開始蠢蠢欲動了。

  卻說武帝段麟,每日雖在宮中為帝,錦衣玉食,心中卻十分不快,只因為他身雖為皇帝,卻要每天聽王稟正的教訓。王稟正獨攬朝政,唯我獨尊,並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,因此段麟早想有一日除掉這個眼中盯,肉中刺。

  這一日,正逢皇后生辰之日,百官並諸誥命都來朝中祝賀。段麟在午門設宴,招待眾臣,賀皇后也在內庭置酒,宴請諸誥命夫人。

  酒至午後,內宮宴罷,武帝道:「自皇后入宮以來,已然日久未見娘家親人,今日乃皇后壽誕之日,著國舅賀叔嚴入宮,兄妹相見,以敘親情。」

  那國舅賀叔嚴長皇后十餘歲,如今是睿州太守,是奉了聖命,特地進京賀壽的,聞旨急忙跪倒謝恩,隨內侍入宮見駕不提。

  卻說賀國舅入得後宮,與皇后相見,共敘兄妹離別之情。

  少時,午門宴畢,群臣盡散,武帝直奔後宮與皇后賀壽。

  賀國舅參過駕,欲告辭回府,武帝道:「國舅不妨多作盤桓,用過晚膳再走。」

  賀叔言唯唯。

  武帝命傳茶,然後屏退左右,只留皇后與國舅,三人用茶,武帝欲言又止。

  良久,賀叔嚴道:「陛下莫非有事?」

  武帝忽然淚下道:「嚴愛卿,只可惜祖宗打下的大好江山,今日亡於朕手!」

  賀叔嚴聞聽,嚇得顏色更變,慌忙跪倒磕頭道:「陛下何出此言?君有事,臣效力,何苦出此亡國之言?」

  武帝見問,便把王稟正、趙薦、王飛廉和德親王把持朝綱,脅迫自己的事說了一遍。

  賀叔嚴聞聽,氣得鬚髮皆炸,道:「狗賊如此目無皇上,容他不得。皇上何不治罪於他?」

  「朕何嘗不想治他的罪,但他手中握有兵權,又有王廉等奸臣輔佐,朕人單力孤,又能怎樣?」

  「難道就叫他這樣一點點兒把我大真江山姓了王嗎?陛下何不傳道旨意,讓那些忠義老臣出面,設計將王稟正一夥兒拿下,治他們一個擅專朝政,不敬君王之罪,收了他兵權。」

  「只是,不知哪些老臣願意助我擒那些惡賊?」

  賀叔嚴便列了數名朝中忠義老臣的名字來,又道:「皇上可發一道密旨,讓這些老臣帶各自家將在宮中設下埋伏,再派人傳了王稟正一干佞臣入宮,只說要當面封賞,誘他們入宮,然後趁機拿下。蛇無頭不走,鳥無頭不飛,沒了王稟正,他的餘黨便不敢作亂。」

  武帝道:「只是朕的身邊,耳目眾多,宮中侍衛又都是王稟正的人,這旨意卻如何帶得出宮去?又如何瞞得過那王稟正的耳目?」

  「皇上可以賞賜為名,賞件東西與臣,把密詔夾帶其中。」

  「如此甚好。」武帝聽了,十分高興,忙寫了密詔,交與賀叔嚴,又賜他錦袍一件,叫皇后把密詔縫在錦袍夾層之中,帶出宮去不提。

  賀叔嚴出宮之後,便請幾家老臣至自己的住處傳旨,商議行動計劃。

  哪些老臣?兵部待郎遍及廖文禮、九門副提督何亮、京畿副守備馮文彬、內宮侍衛副總管梁超等八位,加上賀叔嚴共九人。

  幾位老臣商議已畢,決定後日動手,原來這一天正是梁超輪值之日,便於行事。

  這一日,梁超暗中安排了自己的親信把守內宮宮門,而何亮則率自己的親信百餘人趁夜悄悄進了皇宮,埋伏在段麟的上書房院內各處。眾人等到天亮,段麟上殿早朝,退朝已畢,傳旨命王稟正、趙薦、王飛廉和德親王上書房等候,皇上要行封賞。

  梁超和何亮此時正在上書房院中等候,只得外面人聲,知道是四賊到了,暗中吩咐,候四賊一進院門,便行擒拿。

  不知可否拿得四賊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