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家女將 第一百八十五回——巾幗將捨命全忠,徐有亮忍辱投降

  上回說到,徐有亮被逼上山坡,徐小陽戰死,徐小月又接替了姐姐擋住上山的道路。

  徐小月殺了西戎三王子,與梅子良戰在一處。

  徐小月終究體力不支,打夠多時,兩腳發軟,癱坐地上,再難站起,只舞著寶劍抵擋。

  梅子良低聲道:「莫再死撐,我不願擒你。」

  徐小月會意,見梅子良大刀又來,便不阻擋,把眼一閉,被那一刀砍在頸上,一顆人頭飛落地上,順山坡滾將下去,被兵丁接住,交與王柯。

  西戎二王子看見,連叫可惜,搶幾步趕到,忙把小月的衣裳也剝了,依然尋木棍來辱。

  梅子良也不去理他,舞大刀攻上山坡,後面幾員將官緊緊跟上。

  徐有亮看見,心中不忍,數度要自盡,被張萍攔住:「主公,哪有主公死了,臣下苟活之理,主公要死,也等張萍死了再說。」

  看看梅子良衝到小路盡頭,那些兵丁不顧生死,衝上前去,被眾將一一砍翻。

  張萍手擎兩頭槍,把身子護住徐有亮,君臣兩個背靠峭壁,準備生死一搏。

  王柯步上山坡,看著張萍,十分敬佩道:「徐千歲,事已至此,又何必再戰,難道只剩了一個張將軍,還要他再死麼?」

  有亮道:「有亮性命在此,只管拿去,只求你們放張將軍一條生路,莫使她受辱。」

  張萍聽了,知道有亮執意要死,便道:「主公,張萍無能,不能保護主公,張萍去了。」將寶劍一舉,向王柯直衝過來。

  王柯知她尋死,也許此時死是她最好的歸宿,便向旁一閃,寶刀一揮,張萍原式不變,直迎上來,被那大刀攔腰砍作兩截兒,倒臥於地,痛苦掙扎。

  王柯不忍,想要補一刀結果她性命,卻被二王子趕在前面,抓住頭髮,把半截兒身子搶了去。

  王柯無奈,只得由他。

  徐有亮此時已是孤身一人,隨手抽出配劍,便要自盡,忽然晴天響了一個霹雷,一道電光打在劍上,有亮便拿不住劍,落在地上。

  徐有亮乃是王爺之尊,怎肯被他活捉,忙轉身向山壁上一頭碰被,卻被梅子良搶上來,一把抱住,眾人一擁齊上,將有亮捆綁起來。

  徐有亮見死不成,仰天長歎道:「蒼天,奈何令有亮受辱如是?!」

  眾將簇擁著有亮,轉身下山。

  回頭看時,那西戎二王子憶將張萍的兩半截身子衣甲剝了,一手抓著她頭髮,一手抓著她腳踝,倒提著跟在眾人後面。

  只見那身子斷口處,腸子內臟流將出來,拖在地上,人尚未死,兩隻杏眼眼巴巴看著有亮。

  有亮道:「王將軍,念她忠義,給她個痛快吧。」

  西戎二王子還待不肯,見眾將眼中都有不豫之色,心中發虛,只得將張萍丟在地上,拔腰刀自她身子斷口處一刀捅在心上,一時間鮮血噴濺,死於非命。

  下得山來,解入白虎關中,路邊城門,已見徐小陽姐妹的屍身四肢攤開,火字形擺在路邊。

  又有三員女將身邊女親兵二十餘人的屍體,也照徐家姐妹的樣子倒臥於地。

  只見那些女兵女將,暴露的牝戶之中,都插著樹枝木棍,蒼白的玉體上傷痕纍纍。

  徐有亮看了,不由黯然神傷,扭頭垂淚,步入關中。

  眾人將徐有亮押了去見花榮,有亮此時也想開了,昂然而入。

  花榮喝道:「帳下可是徐有亮麼?」

  「正是本王。」

  「見了本帥因何不跪?」

  「俺乃王爺之身,豈能跪你一個黃毛丫頭?」

  「大膽,你不怕死麼?」

  「自本王從軍至今,大小戰陣終歷無數,生死早不在心,怕些什麼?」

  「哈哈哈哈,徐兄果然英雄,馮某佩服。」徐有亮回頭看時,原來是馮慶,身後還跟著陶秀英。

  「原來是馮家賢弟,倒要恭喜了。」

  「是哪個如此無禮?一字並肩王也是你們捆的麼?」馮慶邊說,邊過來解了有亮綁繩。

  「馮賢弟不必如此,今既被擒,要殺要剮,盡由賢弟。」

  「徐兄說哪裡話來?你我兄弟都是人中龍鳳,只是一山容不得二虎,必有一場相爭,只是或早或晚,誰勝誰負罷了,此時既然勝負己分,又何必你死我活呢?」

  「即便你不殺我,有亮也無偷生之理。」

  「徐兄錯了。」

  「我哪裡錯了。」

  「徐兄雖敗,你部下大將尚存多員,並佔著天下四分之三,日後雖不足以與兄弟爭天下,畢竟不服約束?那時節,紛爭仍在,民不聊生。徐兄與我雖然相爭,都是為了黎民百姓。如今天下思定,不願再戰,正要徐兄出面,勸他們解甲歸田,以解萬民於倒懸,又何必以意氣之爭,而害天下百姓受苦呢?」

  有亮聽了,知道馮慶想借自已的口,讓舊部歸順,以息烽火,便道:「賢弟之意,有亮盡知,但我身為千歲之尊,若要投降,豈不被世人恥笑?此話休提,有死而已。」

  馮慶相勸甚久,不能動徐有亮分毫,心中著急,便要發火,陶秀英看見,急忙搶過話頭道:「主公莫惱,徐千歲也莫執拗,此事來日方長,且慢慢商議,莫如先用過晚膳,明日再議不遲。」

  卻說馮慶,在陶秀英的安排下,備下酒菜與徐有亮飲宴,然後安排館驛安歇。

  此後數日,馮慶三日一大宴,一日一小宴,在陶秀英的安排下,與有亮共憶三家興兵之故事,敘說友情。

  這一晚,有亮躺在床上,夜不能寐,思前想後,黯然落淚,直至深夜方才入睡。夜半時分,只聽有人呼喚自己,猛然睡來,竟真有人在叫:「有亮賢侄。」

  徐有亮一聽,原來是張圭的聲音,不由大驚道:「可是舅父來了?你是人是鬼?」

  只聽張圭在半空中道:「也不是人,也不是鬼,死的不過是我法身,真身早登蓬萊真境。」

  「原來舅父成仙而去,卻苦了侄兒受苦。」

  「有亮賢侄,可記得我離去之時所說過的話麼。你違天意而行,致有此敗。」

  有亮一聽,記起當初張圭叫他放過王稟正以制馮慶的話來,不由悔恨交加。

  「有亮賢侄,錯既鑄成,悔也無意,如今更當猛醒,不可再違天意,以免遺禍子孫啊。」

  「不知叔父何以教我?」

  「叔父若想救你出去,也不是難事,但如今連年戰禍,民不聊生,天下思定,你想東山再起,也無人響應。你此時應當順應天意,擁馮慶登基,再莫使生靈塗炭。」

  「叔父,那馮慶此舉,不過想利用侄兒,待天下大定,他必殺我。」

  「徐家有九五之運,此乃天定,只是不應在侄兒之身。今後數年,你還有一次災禍臨身,不過,只是一場虛驚,決不傷及性命,過了此劫,便一帆風順了。日後也還有姻緣到你,若不然,何人替徐家傳宗接代?須知受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」

  「侄兒明白。」

  「既如此,舅父便去了,日後還有見面之時。」

  徐有亮得此玄機,心下大定。次日飲宴,馮慶再提當年之事,暗中見有亮目中含淚,知道心結已解,急忙趁熱打鐵,那有亮終於離席跪倒,口稱「萬歲,有亮罪該萬死。」

  自馮慶興兵以來,當皇上的夢也不知作了幾回,沒想到,第一個稱自己萬歲的,竟然是自己最忌憚之人,不由大喜,急忙上前攙起道:「徐兄不必如此,你以蒼生為念,實天下至善之人也。」

  當下,馮慶許諾,登基之後,封徐有亮世襲親王。

  其實史文龍和胡月尚不知有亮投降,攻城甚緊,有亮親上城頭,勸其歸順。

  史文龍見有亮相勸,無奈傳令全軍投降。

  馮慶對史文龍和胡月十分愛惜,仍封大將。

  徐有亮又馬不停蹄,四處奔走,將關玉罄、洪偉、黃允祥,以及南嶺等各路人馬一一勸降。

  是年,馮慶在業城登基,因原藉在玄武關外,地理屬水,便立國號為水,自封水太宗,又追諡其祖其父為太祖、高祖。

  封徐有亮逍遙親王、烏得海仍為西戎王、花榮因戰功而封北青龍王,曹雲龍封南青龍王、黃冕封南嶺王、馮小玉收為長公主、陶秀英封開國侯兼左丞相、其餘開國功臣各有封賞,徐有亮原來的眾將也都封作大將。

  黃允祥和洪偉原就是曹雲龍的手下,換主人也換慣了,正好享其安樂,關玉罄和胡月不願在馮慶殿前為臣,不辭而別,不知去向。只有史文龍和花鳳仍在朝中為將,後來西戎王烏得海興兵入侵,史文龍和花鳳奉旨征伐並留戍邊城,與西戎作戰幾十年,死於任上。

  各位,《帝國》一文,由段家的大真朝開始,到了這馮慶建立大水朝,故事似乎也該結束了。

  且慢,石硯寫這部書,原不是為了寫那天下紛爭,爾諛我詐之事,乃是為了那出生入死的巾幗英雄。如今天下雖定,而英雄的悲歡命運未完,還有那徐有亮,更要有一番驚駭到他。

  要知各位主人公如何結局,請看《帝國》結部。